BEAD水滴宣讲团
赴上海市包头中学宣讲
2021年3月5日周五中午,复旦环境BEAD水滴宣讲团讲师、来自2020级硕士生第二党支部的龚昕晔、张超、陈亚楠应邀赴上海市包头中学向初一、初二年级的70余名学生进行“光的A、B面”主题课程宣讲。
讲师团队对本次课程进行了充分的准备,与初中学生课程知识相契合的同时,用通俗易懂的表达方式将重点、难点更为清晰地传达给学生。
课程开始,讲师提问:“光是什么?光有哪些种类?光污染的危害?”引发同学们的思考并提出:光是人类的朋友,因为有光才有了我们这个美丽的世界。阳光带给了我们温暖,而电灯照亮我们的夜晚,是它们推动了整个时代的发展。但光有时也让人望而生畏,如过强过滥的光、变化过于迅速的光,都会对人和环境造成干扰和伤害。课程中随着讲师的讲述,学生们对于如何在享受绚丽灯光的同时避免被“打扰”都有着自己的回答。
讲座过程中,同学们听到关键处,认真做笔记,并且积极参与互动。主讲人结合包头中学学生的日常生活和知识背景提出了几个小问题,同学们都踊跃举手发言,课堂氛围十分活跃。
课程结束后,许多同学发表了自己的听课感悟,“将在今后的日常生活中,注意自我防护,避免强光炫目”、“学习的时候,使用护眼光源,保护视力”、“我想回家把我的房间刷成暖光色,减少光危害”等。抢答问题成功的同学还获得了环保购物袋等小礼品,这些日用品可以帮助同学们在生活中助力环境保护。
此次宣讲加强了校际联系,促进了复旦大学和包头中学的交流与合作,宣传了复旦环境BEAD水滴宣讲团品牌。同学们不仅了解到在享受绚丽灯光的同时避免被“打扰”等方面的知识以及与光有关的生活小妙招,也增强了学习的动力和拓宽了科学探索的兴趣,并表示要在生活中深化勤俭节约、爱护环境的意识。
讲师说
龚昕晔:
很高兴可以来到包头中学,为大家带来有关于“光”的主题课程宣讲。事前我们做了很多工作,也查了很多资料,力保课程可以生动有趣。在现场,同学们一直到课后都还兴奋地讨论着课程的内容,发表着自己的认知与理解。大家的热情积极真的感染了我,给了我很大的鼓舞,让我感受到了孩子们汲取知识的努力与渴望,也让我有继续努力的动力。我觉得这件事很有意义,也非常成功。环境问题是我们每个人都能切身感受到的,作为一名环境专业的研究生,我希望能继续带着我的知识,我的想法,去向更多的人普及环保知识,从而既是保护环境,也是让大家学会保护好自己。于我,也算是学以致用,说不定能从中得到科研的灵感。
张 超:
此次课程的选题上,我们避开了环境领域经常提及的水、气、固废主题,选择了另一个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主题——“光”。为了保证课程的科普性和趣味性,在备课过程中查阅了很多资料,从中拓宽了自己的知识面。在宣讲现场,同学们认真听讲、互动频繁且气氛活跃,作为宣讲团的成员,我也在此次宣讲过程中学习了授课技巧。此次赴包头中学宣讲活动,也是作为一名环境专业的学生回馈社会的一种方式,既是对环保知识的普及,也是对我自身的锻炼。
陈亚楠:
能够结合自己的专业特长进行宣讲我感到十分的高兴,课程前期还有所顾虑,担心学生听不懂、或者不能够参与活动中,但是包头中学的学生对于我们的到来都表示了热烈的欢迎。课程中同学们对于提问的问题都积极踊跃的发言,同时记下自己觉得关键性的知识点,课后还有同学能够及时提出不懂的问题,很高兴这次宣讲能够圆满结束,同学们能够在听课的同时引发自身对于环境的思考。能够利用自身专业优势,将环境保护的知识点传递给更多的学生,早早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能够让他们从小做起、从小事做起,对于未来环境的发展会有很大的利处,希望以后能够给更多的学生教授环保知识。在与同学们授课的同时,其实也能启发自己对于环境的思考,加深对于专业知识的学习,从而更好的提高自身业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