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组建成立“环境健康”教研组

发布时间:2023-04-12  浏览次数:903

       为充分发挥复旦大学文、理、医、工多学科的综合优势,加强环境与健康领域的交叉学科研究,促进环境健康研究人才的培养,为国家提供高水平的科学决策支持。近日,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环境系)成立“环境健康”教研组,成为环境系继环境科学一、环境科学二、环境工程和环境管理之后的第五个教研组,环境健康教研组组长由方明亮教授担任,陈建民教授为学科带头人,教研组由7名教师组成,包含多名国家级杰出人才和国家级青年人才。

       人类所处的生存环境正面临着全球性的健康和医疗挑战,环境污染导致的呼吸系统、心脑血管疾病和肿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上升、生育率持续走低、传染病频繁肆虐,同时人类活动导致的全球变暖使极端天气气候事件、严重的大气污染事件发生的频率更强、范围更广、强度更大,对人体健康产生了进一步的严重威胁,这对于了解、发现和开发应对环境污染相关新型疾病的的研究方法及治疗手段提出了多学科前沿交叉的更高要求。环境健康正是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迅速发展的新兴学科方向,基于污染物毒性组分的环境化学成因、毒性组分的环境毒理、其进入人体的途径和致病作用模式及致病机制的耦合研究,有效的筛选环境生物标志物,对于环境健康相关疾病的预警及早期诊断、评估全球环境健康风险,在“减碳、降污”目标下降低我国环境健康相关疾病负担,促进我国居民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环境系依托科技部复旦大学气候变化与环境研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复旦大学极端天气/气候事件与人体健康风险互联与治理国际卓越中心(IRDR)、上海市大气颗粒物污染防治重点实验室等,近5年来在环境健康相关研究方面取得了突破的进展。在化学品暴露与毒性方向,建立了一套系统的外暴露以及内暴露表征测量手段为主体的暴露组学分析技术,结合常规毒性、高通量毒性筛选、多组学分析识别环境有毒有害化合物,研究污染物体内生物转化对于复合暴露毒性影响,尤其是羧酸酯寡聚体肠道转化形成及增毒效应机理,研究暴露因素交互作用对于复合暴露毒性影响机理,构建了“污染物-微生物-免疫”效应轴假说,揭示了化学品通过与细菌相互作用影响宿主免疫健康的新机理,代表性成果发表在《Nature Nanotechnology》、《PNAS》、《Nature Chemical Biology》、《Environmental Health Perspective》、《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等综合性以及专业性核心期刊。在大气环境健康风险因子方向,已建立了国际领先的大气化学研究平台,开发了“MEGAN-BEIS”排放模式、CMAQ/ WRF-Chem部分模块、气溶胶光学特性的梯度模块、复合高温/高温干旱/洪水(强降雨)高温事件的识别模块,代表性成果发表在《Science》(2018)、《Nature Commun》(2021)、《Nature Energy》(2022)、《PNAS》(2022)、《npj Clim Atmos Sci》(2022)等国际顶尖学术期刊;在环境健康毒理和病理分析检测方面,研发出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大气暴露和病原微生物快速检测的微流控芯片”系统。研发出多种用于体外毒理和病理检测分析的芯片肺、芯片肝、芯片肠、芯片肾、芯片皮肤,血睾屏障器官芯片及多器官微流控芯片系统;构建原位表征技术方法、荧光寿命成像显微镜探测气溶胶在组织器官中分布的技术方法;在健康风险评估与防治方面,建立了在环境健康领域应用的大气化学模型和气候模型的模拟平台,研究全球气候变化产生全球变暖导致的全球粮食危机,强调开展早期减排的紧迫性,成果发表在《Nature》(2022)。

       环境系在环境健康方向承担国家基金委重大研究计划项目、国家基金委重大研究计划集成项目与重点支持项目、国家基金委重大仪器研制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与青年项目、国家生态环境部大气污染成因与控制“一市一策”科技攻关项目等40余项,经费超1.5亿元;受到复旦大学双一流建设择优支持。大规模应用的新冠病毒快速检查技术与在线PM2.5毒性分析仪获得第22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高校展区优秀展品特等奖和优秀奖、第22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优秀创新产品。

       环境健康教研组致力于环境健康新兴交叉学科领域的高水平人才培养,目前与大气科学、生态学及公共卫生与预防等多学科筹建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下的环境健康二级学科点,已经建立《环境毒理学》、《现代生物分析技术》等环境健康核心课程体系,期待在不久的将来可以培养出具备环境健康领域核心知识技能的优秀学生,投身我国环境健康事业的发展。

供稿:环境健康教研组

编辑:薛睿彬

审核:王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