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环境系王玉涛教授课题组在中国工程院院刊主刊Engineering上发表题为“Uncertain Cross-Sector Climate Actions Could Undermine Air Pollution Reduction Co-Benefits in China’s Power and Passenger Car Sectors”的研究论文,旨在系统探讨跨部门政策对实现减污降碳协同效益的关键作用。
研究团队创新性地将动态车队演替模型(课题组前期成果,ES&T 2024,https://doi.org/10.1021/acs.est.3c10078)与全球变化评估模型(GCAM)中的电力系统规划模块相耦合,构建了一个针对中国乘用车与电力部门的跨部门气候政策影响综合评估框架,系统评估车队和煤电厂的排放时空变化。研究发现,若乘用车部门的电动汽车普及与电力部门的清洁转型未能有效协同,不仅可能难以实现预期空气污染物协同减排效果,甚至可能导致污染物排放总量增加。另外,电动汽车的间接排放会沿电网供应链转移,显著增加煤电富集省份的大气污染控制压力。基于上述发现,研究建议短期内应重点加强交通需求侧管理及煤电机组污染治理力度;中长期须全面推进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本研究强调,气候政策设计亟需从单一部门减排导向转向跨部门协同治理,为推动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目标提供了新的见解。
图1 跨部门气候政策的碳-污减排贡献
本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2022023、52100210和72121002)以及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专项资金(24KXZNA15)的支持。
文章链接:https://doi.org/10.1016/j.eng.2025.09.006
供稿:王玉涛课题组
审核:张立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