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垃圾分类跨学科研讨会暨“基于整合理论主导因素划分城市社区类型简化社区层面垃圾分类项目设计”结题会在我系成功举办

发布时间:2020-11-24  浏览次数:1110

        2020年11月22日,由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主办,万科公益基金会资助,复旦大学可持续行为研究课题组组织承办的:中国城市垃圾分类跨学科研讨会-暨“基于整合理论主导因素划分城市社区类型简化社区层面垃圾分类项目设计”结题会在复旦大学江湾校区成功举办。来自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同济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南京大学(溧水)生态环境研究院等多所知名高校和研究机构的社会科学、管理科学、地理学、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等不同学科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

       研讨会分第一阶段结题报告会和第二阶段学术交流探讨,第一阶段首先由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党委高效江书记、Marie Harder教授、万科公益基金会项目总监刘源博士分别为研讨会发表致辞,致辞中大家都充分肯定了复旦大学与万科公益基金会科研项目合作的成果和意义,并表示未来双方将继续加大合作力度和深度。随后,项目主要执行人李长军博士就项目研究发现进行了PPT汇报,华东师范大学曾刚教授、复旦大学包存宽教授、中国矿业大学谭爽副教授分别进行点评,三位专家对项目的政策意义、实践和学术意义给予高度肯定,并为项目进一步完善提出意见。

       会议第二阶段,华东师范大学曾刚教授,立足城市发展角度,发表了“我国城市垃圾分类国家方案初探”的报告;中国矿业大学谭爽副教授从公共管理角度,以草根NGO为切入点,分享了垃圾议题NGO如何成为“政策企业家“的研究发现;同济大学杜欢政教授依托循环经济学科,探讨了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如何做好顶层设计;北京大学童昕副教授,以地理学为基础,探索了社区垃圾分类行为建构的参与式研究;南京大学(溧水)生态环境研究院张雪华研究员从垃圾堆肥的创新处理方式入手,发表了” 分散式处理模式:社区厨余堆肥在中国的实践与价值“的报告。最后,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Marie Harder教授对研讨会进行总结。

       会议紧紧围绕城市垃圾分类这一议题,从不同学科角度关注和研究垃圾分类的重大问题,共同探讨我国未来城市垃圾分类的重点研究领域和发展方向,凝聚优秀人才,分享不同学科下城市垃圾分类的最新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