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系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联合重大研究计划申请中取得佳绩

发布时间:2018-01-22  浏览次数:3704

        2015-2017年,我系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联合重大研究计划“中国大气复合污染成因、健康影响与应对机制”的申请中连续取得佳绩。共有4项重点项目,2项培育项目获得资助,获批资助金额共达1342万。

        据悉,该联合重大研究计划包括两部分内容:“中国大气复合污染的成因与应对机制的基础研究”和“大气细颗粒物的毒理与健康效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遵循“有限目标、稳定支持、集成升华、跨越发展”的总体思路,针对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重大科学前沿两类核心基础科学问题,结合我国具有基础和优势的领域进行重点部署,凝聚优势力量,形成具有相对统一目标或方向的项目群,并加强关键科学问题的深入研究和集成,以实现若干重点领域和重要方向的跨越发展。

        在“中国大气复合污染的成因与应对机制的基础研究”部分,王琳教授主持重点项目“中国典型区域大气新粒子化学组成及形成机制研究”(项目批准号91644213),开展我国典型区域的大气成核和新粒子的化学组成和形成机制的综合外场观测研究,并辅以实验室模拟,旨在发展符合我国实际大气情况的大气成核和新粒子形成理论;杨新教授主持重点项目“基于单颗粒成分分析的气溶胶物理化学综合表征体系” (项目批准号91544224),旨在搭建基于单颗粒成分分析的综合表征体系,在线分析大气气溶胶的理化性质,通过比较典型气溶胶样品和环境大气的表征结果,解析一次颗粒物来源,探讨二次颗粒物成因,为深入认识中国大气复合污染提供新技术支撑;付洪波教授主持重点项目“重污染天气细颗粒物表/界面多相反应与老化机制研究” (项目批准号91744205),开展气溶胶表/界面多相反应研究,深入理解重污染环境下二次细粒子生成和老化新机制。此外,黄侃研究员主持培育项目“长三角生物质燃烧的三维特征解析及对区域霾形成的过程研究” (项目批准号91644105),探索人为污染源和自然排放源共同存在下、生物质燃烧排放源的叠加对细颗粒物生成的贡献及其对大气氧化性和区域气象和气候的影响,进一步理解全球气候变化下区域复合污染特征、成因及其导致的气候效应。

        在“大气细颗粒物的毒理与健康效应”部分,陈建民教授主持重点项目“长三角代表性城市大气细颗粒样品的采集及其表征与解析”(项目批准号91743202),在以颗粒物与光化学烟雾同时污染为特征的长三角代表性城市进行规范化连续采集大气PM2.5样品,旨在建立我国首个代表性区域PM2.5指纹图谱与样品库,同时为颗粒物的健康效应研究提供充足的PM2.5样品与关键化学组成信息。李丹副教授主持培育项目“大气细颗粒物毒性组分对呼吸道病原菌耐药性的影响机制研究” (项目批准号91643106),针对大气细颗粒物PM2.5引发并加剧呼吸道感染性疾病这一科学问题,为全面评价PM2.5毒性组分、生物效应及健康危害提供新的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 。

        我系一系列重大研究计划项目的获批,显示我系的科研水平有较大幅度提升,体现了国内学术界对我系在大气化学领域研究工作的高度认可,为我系各学科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将对我系“双一流”建设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