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初夏,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的暑期社会实践队员们踏入了彩云之南的永平县杉阳镇。在这片充满生机的土地上,他们展开了为期五天的深度实践。队员们的身影活跃在乡村小学的课堂,播撒知识的种子;深入村民家中,倾听质朴的心声;行走于镇域阡陌,探寻发展的脉络。在这段难忘的时光里,他们不仅沉浸于杉阳的山水人情,深度感知这片土地的温度与脉搏,更在真诚的交流与实践中,织就了复旦环境系与杉阳镇之间更为深厚的合作之网与友谊纽带。
点击观看支教VLOG
在杉阳镇仁寿村完小,支教队员给当地小朋友带来了丰富多彩的课程,拓宽了孩子们的视野,增强了孩子们对复旦大学的情感认同。
队员们与仁寿村完小的孩子们
支教有丰富的学科拓展内容。复旦环境BEAD水滴宣讲团的讲师远程科普环境知识,队员们讲解低碳生活和保护水环境的知识。语文趣味拼贴诗、英语口语练习、数学小游戏、摩擦力小知识、化学实验等课程都激发了孩子们浓厚的兴趣。最后,队员们还和大家分享了自己的成长历程,用自己的亲身经历给孩子们信心与鼓励,与孩子们建立了深厚友谊。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支教图片
支教剪影
创意手工课上,孩子们认真跟着队员学习制作魔术气球、给绘本涂色、编织手链,完成作品后还开心地和队员合影。
🌷
创意手工
✦₊
趣味运动会上,大家一同学习垃圾分类知识,还传授篮球、乒乓球基本规则,体验飞盘运动,操场上满是孩子们的欢声笑语,也迅速拉近了队员与孩子的距离。
运动会剪影
7月5日上午,队员们走访了支教学生家庭,围绕家庭情况、学生学习与规划、乡村振兴带来的变化及对支教的建议等展开交流。
队员们正在与当地家庭交流
通过家访,队员们了解到当地家庭收入多来自务农或青年人外出务工,所以杉阳镇有大量留守儿童和年长老人,平时孩子们主要由祖辈照看,部分孩子的性格较为内向。这也为今后的校地合作提供了思路和方向,队员们积极讨论今后的支教以及帮扶工作的开展路径。
在交流中,居民们还提及了当地的巨大变化。从泞泥的土路到干净的水泥路,从脏乱的垃圾堆放到整洁的卫生环境,从落后的通讯条件到快捷方便的无线网络,乡村振兴的成果正惠及杉阳镇的家家户户。
队员们正在与当地家庭交流
7月6日,在镇政府协调下,队员们就杉阳镇的历史文化、经济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实施情况开展调研。
队员们开展乡村振兴调研
在永平县文联主席张继强带领下,队员们了解了博南古道的悠久历史和作为南方丝绸之路重要一环的辉煌。
队员们正在学习博南古道历史
在耘飞农业公司,队员们详细了解新型种植技术对当地农业经济的带动作用。
队员们正在了解新型种植技术
在镇兽医站站长带领下,队员们调研了当地养牛、养猪户的养殖情况、经济效益及粪污处理等,参观了在建大型奶牛养殖厂,实地体会科技进步对现代养殖业以及当地经济的巨大助力。
队员们正在了解当地的先进养殖技术
此次实践,队员们收获颇丰,不仅有汗水与欢笑,更有成长与感悟。实践队员们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立足自己的专业所学助力杉阳镇孩子成长,在家庭访谈和专业调研中既深刻体悟五千年中华文化的历史底蕴,又亲身感受中国式现代化的磅礴伟力与强劲动力,更加坚定了理想信念与使命担当。
复旦环境系也将一如既往地支持永平县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发掘合作空间,助推校地合作走深、走实、走稳、走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