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系张宏亮教授入选国际大气化学中国青年工作组

发布时间:2021-05-09  浏览次数:1272

IGAC(International Global Atmospheric Chemistry)旨在推动大气化学在认识和解决全球重大环境问题上的作用,包括气候、人体健康、区域空气质量等方面,是全球大气化学极富活力的学术组织,特别重视青年学者的参与和成长。近年来,我国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青年学者,活跃于国内外大气化学研究领域。为促进我国青年学者更加全面深入地参与IGAC、使我们更好地服务我国大气化学同仁,近日成立了IGAC中国青年工作组,首届中国青年工作组将包括以下12名成员。

相信IGAC中国青年工作组的各位成员能够发挥作用,为我国乃至国际大气化学研究领域的发展贡献力量。

成员介绍

陆克定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员,长期致力于大气化学与二次污染防治研究,发表论文100余篇,包括Science,Nature Geoscience,NSR等。任国家环境保护大气臭氧污染防治重点实验室主任。入选教育部长江奖励学者计划青年学者项目(2017)、生态环境部青年拔尖人才计划(2016)等。



刘颖君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员、助理教授。研究围绕环境空气中的挥发性与半挥发性有机物,特别关注室内空气污染与健康,研究成果以第一/通讯作者发表在PNAS、Science Advances、ES&T等重要国际期刊。入选MIT评选的土木与环境工程学术新星(2017),国家青年人才项目(2018)。




刘欢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博士生导师、长聘副教授。研究方向包括源排放理化特征及动态变化,道路交通系统排放及空气质量影响,全球海运系统排放及其气候、健康效应。曾获得牛顿高级学者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等,目前担任ERIS、ES&TE等期刊编委。




程远

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寒区大气复合污染研究所所长,黑龙江省生态环境创新研究“头雁”团队骨干成员、龙凤山区域大气本底站学术委员会委员。近年主要围绕东北寒区城市群气溶胶的来源成因开展研究。




杜林

山东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青年海外高层次人才,山东大学杰出中青年学者,山东大学环境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欧美同学会法比分会理事、副秘书长。主要从事二次有机气溶胶和海洋气溶胶研究,发表学术论文130余篇。




高阳

中国海洋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气候变化对大气污染的影响研究,在PNAS和GRL等期刊发表SCI论文70余篇,担任 Frontiers in Environmental Science杂志副主编,曾获清华大学-浪潮集团计算地球科学青年人才奖、中国环境科学学会青年科学家奖。



佟胜睿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研究员。主要从事大气化学反应机制研究,研究兴趣包括大气关键氧化剂和中间体的检测以及二次污染形成机制等。发表SCI论文80余篇,入选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和北京市科技新星。



唐明金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气溶胶化学与地球化学。曾获侯德封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青年科学家奖和中国颗粒学会气溶胶青年科学家奖,目前担任国际知名SCI期刊AMT副主编。



赵纯

教授,博士生导师,中科大大气科学专业,国家创新人才计划青年项目入选者,在美国Georgia Tech获得博士学位。专注于研发和应用大气数值模式研究大气多尺度过程间(包括大气污染和天气过程)相互作用机制。目前担任AAS、JGR、JAMES等国内外期刊编委,曾获“求是”杰出青年学者奖等。



刘丹彤

浙江大学研究员,博导,国家海外引才计划青年学者。研究领域为大气化学和大气颗粒物。在国际主流期刊发表论文百余篇。主持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担任中国颗粒学会青年理事等学术任职。



赵德峰

复旦大学大气与海洋科学系研究员,主要研究气溶胶的物理化学与气候环境效应,包括气溶胶的形成、转化、理化性质与气候环境效应。在Nature Comm.,Nature,ACP,ES&T等期刊上发表论文30余篇,入选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为MAP-AQ亚洲办公室成员。




张宏亮

复旦大学环境系教授,研究领域包括大气污染物的模拟、来源分析及其与自然环境和气象气候的相互关系。已发表论文100余篇,Google Scholar引用4800余次。担任Current Pollution Reports大气方向编辑和Engineering青年通讯专家等,入选国家人才引进青年项目。






注:排名不分先后